烈日炎炎,汗如雨下,不少人感覺身體被掏空。這時,一句老話常常在耳邊響起:“出汗多,得補點鹽!”于是,有人猛灌咸湯,有人吃飯拼命加醬油......仿佛汗水帶走的只有鈉離子,必須立刻加倍奉還。然而,真相令人驚訝: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,出汗越多越需要多吃鹽,完全是個誤解!
誤解的根源:汗水真有那么“咸”?
汗水確實含有鹽分(主要是鈉),但濃度其實不高。每升汗水中的鈉含量大約在0.5克至1.5克之間(相當于鹽1.25克-3.75克)。對一個普通成年人來說,除非進行長時間、高強度運動或身處極端高溫環境,日常活動導致的出汗量,遠不足以撼動我們身體這座“鹽礦”。
1.盲目補鹽,健康危機暗藏隱形鹽已嚴重超標。我們日常攝入的鹽,遠超身體所需。咸菜、臘肉、醬油、醬料、方便食品、加工零食......這些“隱形鹽”早已讓我們的飲食中鹽分爆表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成人每日鹽攝入量應低于5克(約等于一啤酒瓶蓋),但我國居民平均攝入量遠超10克!
2.高血壓的“隱形推手”鈉攝入過多,是導致高血壓的關鍵因素。高血壓無聲無息,卻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。每增加1克鹽攝入,收縮壓平均可上升約2毫米汞柱。炎炎夏日,血管本就負擔加重,再盲目補鹽,無異于給血管加壓。
3.腎臟負擔加重身體處理多余鈉離子的重擔落在腎臟上。長期高鹽飲食,讓腎臟不堪重負,埋下隱患。
4.口渴≠缺鹽,補水才是關鍵!出汗后最迫切的需求是補充水分,維持體液平衡。白開水、淡茶水是最佳選擇。過分追求“咸味”補水,反而可能越喝越渴。
科學應對出汗,關鍵在這幾點
1.均衡飲食是根本日常飲食注意清淡,減少加工食品和外賣攝入,多用新鮮食材。利用天然香料如蔥、姜、蒜、醋、檸檬汁等提味,減少對鹽的依賴。新鮮蔬果富含鉀,能幫助平衡體內鈉鉀水平。
2.足量飲水是王道別等渴了才喝水。少量、多次補充溫開水或淡茶水。觀察尿液顏色,保持淡黃色為佳。
3.特殊人群,區別對待。
普通上班族、學生:日常活動出汗,完全無需額外補鹽,清淡飲食+足量飲水(每天1500-1700毫升)即可。
長時間(>1小時)高強度運動者(如跑馬拉松)、高溫環境重體力勞動者:大量出汗可能導致電解質(尤其是鈉)流失過多。此時可考慮適量補充含電解質的低糖型運動飲料或淡鹽水,但濃度要低,且補充量應遠低于流失量。自制淡鹽水可以為1升水+1.5克鹽+少量果汁(補鉀)。
特殊疾病患者:如有腎臟疾病、高血壓、心力衰竭等,務必嚴格遵醫囑控制鹽攝入。
眉縣人民政府網站版權所有:眉縣人民政府 主辦: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陜ICP備07010879-3號 陜公安網備61032602000121號網站標識碼:6103260004
地址:眉縣平陽街146號郵編:722300
承辦:眉縣數字化信息服務中心